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彗星在太阳系内部的逗留并不总是能幸存下来,但一张新的近景照片显示,这颗数十年来最亮的近地彗星使它保持在一起。
上图为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新智彗星特写照片,摄于8月8日。
一般而言,很少有彗星能在进入内太阳系的过程中存活下来。不过,一张全新的彗星特写照片表明,这颗几十年来最亮的彗星——“新智彗星”,真的做到了。
大约年后,若那时人类还存在的话,我们的后辈将有望遇到这颗彗星的“回访”。据哈勃望远镜拍摄的一张特写照片显示,这颗3英里(5千米)宽的彗星最近在它靠近太阳的旅程中似乎存活了下来。另外,它的固态核完好无损,这意味着几千年后其仍可能再次回归。
上图为彗星来源的两大理论地区——柯伊伯带与奥尔特云位置示意图。图源:
Wikipedia
年3月,新智彗星(国际编号C/F3)首次被发现,并成为自年海尔——波普彗星以来北半球最亮的彗星。新智彗星,七月初至八月中旬裸眼可见,并于7月3日到达离太阳最近的位置(万英里/万千米,水星轨道附近)。8月末,这颗彗星以37英里每秒(60千米每秒)的速度飞离太阳系。
上图为
7月18日地面所见的新智彗星,嵌套小图同上图为哈勃8月8日的特写照片。图源:NASA,ESA,Q.Zhang(加州理工学院),A.Pagan(太空望远镜科研所),andZ.Levay
受太阳风影响产生的彗尾图像,离子尾与太阳光照方向一致,尘埃尾受轨道影响通常与运动方向相反,部分情况会产生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彗翎(反尾)。
固态冰质核(彗核)在哈勃望远镜所摄照片中是看不到的,从照片中能看到彗星周围“倾泻”出的气体与尘埃(离子尾与尘埃尾),并形成直径约英里(千米)的云团。
根据“哈勃”相关的新闻稿,这是“哈勃”第一次在彗星如此接近太阳的情况下拍摄到十分明亮且分辨率高的图像。
彗星这类天体酷似巨大的脏雪球,发源于太阳系外的某些区域。当它们飞临太阳时,会进入短暂的“激活”状态——彗核表面将形成明亮的彗发和喷流,并受太阳风和辐射压影响形成一个很长的彗尾。
上图所示为新智彗星路过太阳时的两帧图片,由哈勃望远镜8月8日的那次抓拍获得,两张照片间隔3小时拍摄,用来表征这颗彗星的自转情况。经由彗星自转造成的喷流从彗核喷出并呈扇形散开,清晰可见。图源:NASA,ESA,Q.Zhang(加州理工学院),A.Pagan(太空望远镜科研所)
为查明真相,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QichengZhang与同事一起抓拍了新智彗星的最新照片,研究表明目前并无可辨的解体迹象。
一些彗星因为热辐射和自引力而解体,在与太阳的“邂逅”中“殒命”。年的艾桑彗星(ISON)以及几十年来被认为是最亮的阿特拉斯彗星(ATLAS,国际编号C/Y4)都遭遇了这种情况。天文学家不确定这种命运会不会降临到新智彗星身上。
Zhang在“哈勃”的相关新闻稿中提到:“相比使用其它望远镜观测这颗彗星,哈勃望远镜能达到更高分辨率的观测效果。想要看清彗核附近区域的细节,分辨率是十分关键的因素。高分辨率将使我们看到受太阳热辐射影响时,尘埃被剥离出彗核产生的变化,并尽可能得获取接近彗星本身属性的尘埃信息。”
天文学家正在仔细跟踪这颗远离地球的彗星,并监视其表面尘埃的颜色变化。从根本上,他们希望借此能更好地理解太阳热辐射对彗星物质及化学成分影响的相关机制。
by:GeorgeDvorsky
FY:兰陵花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