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水星 >> 水星图片 >> 正文 >> 正文

拆解起泡器,带你了解内部构造

来源:水星 时间:2023/5/26

早期水龙头出水流量大,水花飞溅,水中易携带供水管杂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发出了起泡器。

起泡器实现了对水龙头出水束流加速,形成多股线状水流的效果,并利用吸入的空气与水充分混合,经丝网流出,达到出水起泡的状态。

下面为大家拆解起泡器,一起直观了解其内部构造。

一、流量等级

拿到一个起泡器,注意到外壳(确切地说是固定环)上有一圈字母和数字钢印。

这串标记即流量等级。

有出水,就不可避免要提“流量”。

流量,指每分钟流出的水量,以每分钟升数(l/min)为单位测量。

起泡器有一项很重要的作用----节水。

流量等级不同,起到的节水效果也不同。

根据JC-T-《卫生洁具用流量调节器》要求的流量性能,流量等级划分如下:

按流量测试结果可将起泡器划分为Z、A、S、B、C、D六个等级。字母标在产品一串标识的末端。

在六个等级中,流量越小代表单位时间用水量越少。

这主要关系到对水龙头流量性能的要求,有节水需要的龙头,可以选择流量等级更高的起泡器,比如面盆龙头;而用于集水的龙头则可以选择流量更大的等级,如浴缸龙头、拖把池龙头等。

二、基本构造

一般起泡器有两种内部结构:侧边出水结构和花洒式结构。

对比两款结构,可以看出起泡器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吸气孔(位于本体侧壁上):进气口,为过往水柱提供空气。

2.出水网(位于本体底部):使水柱脱离管路时能均匀分布,同时减少水星子的产生。

3.过滤部件:过滤水中杂质,使气泡组件的孔不易堵塞。同时对过弯壁的水流进行整流,使其进入起泡器时流速一致。

4.金属网:让气与水充分混合,降低水气流的流速,达到出水起泡的效果。

5.分流器:制造一个水流从小空间到大空间的环境,让水流流经负压发生器产生负压,从而导致吸气孔吸气。

6.打散结构:侧边出水式结构有一个固定环,花洒式结构有一个气水混合部件,二者的作用都是将射流打散,使其雾化,从而与水充分混合。

三、起泡效果

可能有人在选购起泡器时,会以起泡效果作为判断标准,有一定依据,但还要结合其他要素进行参考。

常见的起泡器丝网一般是2~4层,层数越多,起泡效果越好,出水流速越缓。

另外,起泡效果还与水压有关,水压越高,起泡效果越好,水压低于0.5公斤时大多数起泡器基本不再有起泡效果。

其实,起泡器本来设计目的不是为了追求起泡效果(虽然产品叫起泡器),而是为了柔化水流,达到消除或减少水花飞溅,提高用水方便性、舒适性的初衷。发泡只是实现柔化的手段而已。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