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水星 >> 水星图片 >> 正文 >> 正文

周末带娃听两兄弟图文讲解太阳系

来源:水星 时间:2022/7/16

△题图:电影《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彩蛋中的昆塔莎()

●●●

周六晚上出差回家,刚打开门,这一幕画面着实感动了我。

两兄弟趴在地上画太阳系,已经快要完工的样子。我一回来,他们忙把我拉过去,给我讲画上的内容。

印象中,两兄弟对于宇宙的探索开始于大概两年前,那时候两兄弟也画过太阳系。我问他们,这次画的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次画的,星球的大小比例和离太阳的远近,更准确。

△两年前,年3月,哥哥画的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俯视的视角。

△两年前,年3月,哥哥画的太阳系,外太空的视角。

△两年前,年8月,暑期,哥哥用黏土制作的太阳系。

两小儿争先恐后的给我讲述,我有点应接不暇。就和他们说,你们想好要讲什么,讲的目录,讲的顺序,我打开笔记本,你们在我旁边口述,我帮你们记录,这样可以吗?母子这样的「协作」他们已经相当熟悉,于是我们开始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讲太阳系。

#太阳系#

(两兄弟一起讲述,相互补充)

今天我们一起来讲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的星系。我们讲述的顺序,将从太阳开始,一直讲到黑洞。

水星绕太阳一圈需要88个地球日。

金星绕太阳一圈需要个地球日。

地球绕太阳一圈一般需要个地球日。

火星绕太阳一圈需要个地球日。(孩子们记性太好了,这些数字全记下来了~)

△年3月,两兄弟合作画的太阳系。

#太阳#

(两兄弟一起讲述,相互补充)

太阳是太阳系里的唯一恒星。如果从地球看,它体积很大。但是在茫茫不尽的银河系里,它的个头不足为奇。

太阳的中心是地核,外部是由火组成的。火是地核散发出来的能量,它同时也是整个太阳系的能量来源。

太阳黑子是宇宙中聚集的冷气,它可以让太阳维持一定的温度,而不至于太热,导致把整个太阳系和自己都烧尽了。

太阳上还有一些耀斑,它是太阳上的火焰组成的,它可以向外散步能量,维持整个太阳系的生存。

△太阳和几颗近日行星。

#火神星#

(弟弟讲述,哥哥补充)

有些科学家认为,火神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火神星已经被太阳耀斑烧没了。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火神星根本就不存在。

反正现在没有定论。我们是看了水星的一些资料,偶尔发现的。我们认为火神星是存在的,但是已经被太阳烧的太小了。

△弟弟说:火神星,是那个红色的小点点。

#水星#

(哥哥讲述,弟弟补充)

水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颗,也是整个太阳系中大气层最薄的一颗行星,同时它也是太阳系中温差最大的天体,白天温度可达多摄氏度,晚上温度可达-℃。

科学家通常认为,水星上其实没有水。但水星有大气层,这让科学家还是继续探索水星是否有水的问题。

从卫星探测来看,水星在南北两极还是存在一点水。但是太阳在蒸发这些水,因此水星的水也在逐渐变少。

另外,水星的名字Mercury,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位信使,这个信使与马拉松的起源有关。因为水星环太阳转的最快,所以有人认为它就像这个信使一样。

但我(弟弟)认为水星转的快是因为水星体积小,自转的快,所以公转也快。

但我(哥哥)认为水星自转的外是因为水星体积小,而公转快是因为离太阳近。

从地球上很难看到水星,因为水星离太阳太近了,被太阳挡住了。最佳看水星的时候是日出和日落的时候,也就是朝阳和夕阳的时候。

#金星#

(弟弟讲述,哥哥补充)

金星的体积比水星大一点。它的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在其他行星上,太阳是东出西落,而在金星上,太阳是西出东落。

从地球上往天上看,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金星是最亮的一颗星星。

金星的大气层很厚,引力很大。在金星上,你会觉得你很重,就像伸出腿,迈一步,都会非常的困难。

金星上有很多山丘。

金星的温度比水星高很多,但温差没有水星那么大。也就是说,金星上很热,很多探测器到金星上都被金星的高温融化了。

再说探测器的事情。(哥哥补充)

人类已经发射了32个金星探测器,其中有20个成功到达金星(部分探测器传回来了一些照片),12个失败的。失败的原因五花八门。其中有个原因可以仔细讲讲。

有些探测器在快到金星的时候,因为金星的引力大,反向把探测器弹了出去,撞到太阳上。再加上水星公转很快,就算探测器想要撞向水星,但水星跑的太快,留给探测器撞上它的机会不多,因此也就只能撞太阳了。再退一步,就算探测器能撞到水星上,水星的气候条件也不适合专门为金星准备的探测器。

#地球#

(哥哥讲述)

地球是大家最了解的行星了,所以我就不多讲了。我就讲讲地球为什么有生命?因为必要条件太多了,我这里即讲两个重要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水。木星上也有水,可木星上没有生命的原因是,引力太重。而地球的引力刚刚好。

第二个条件:位置。其实地球一开始没有生命,它最初离太阳要近一些,但被小行星撞击后,就回到了现在的位置。地球距离太阳近一些、远一些,都没有办法让生命维持(除非《流浪地球》里出现的那种情况)。

那有人要问了,现在地球为什么不被小行星撞击了呢?其实现在地球也还在遭受小行星的撞击,只不过大多处情况下,小行星在大气层就被地球KO了,成为了流星。即使小行星进入了大气层,也成为零零星星的小陨石,散落在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没有危害到很多的人。

那有人又要问了,恐龙时代为什么有那么多巨大的陨石出现在地球上呢?主要原因是:那个时代是太阳系的一个混乱时代,地球大气层也很薄。

#月球#

(弟弟讲述,哥哥补充)

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地球旁边为什么有个月球?

最初太阳系是没有月球的,只有地球的双胞胎,提亚。因为小行星的撞击,提亚被撞没了。同时,被撞碎了的小行星因为自身的引力,而合成了我们现在的月球。

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能看到上弦月、下弦月、凸月、凹月、月牙、满月,月亮是有变化的。为什么呢?因为月亮反射太阳光,而月球绕地球旋转,转一圈只要一天的时间,我们看到月亮的角度不同,月亮呈现的形状就会有变化。

满月的时候,太阳、地球、月亮连成一线,就会互相产生引力,让地球的引力变弱,一般会持续3天,表现出来就是地球有些飘。

再说一说人类登月的历史。(哥哥非要讲)

在20世纪60年代,美苏展开了「太空竞赛」(弟弟补充:史蒂夫·乔布斯出生的那几年,苏联就已经发生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虽说是美国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但是第一次把探测器送上月球的是苏联,是苏联率先展开的月球研究。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尼尔·阿姆斯特朗,20分钟后,他的伙伴巴斯·艾德琳也走出了舱门。巴斯是《玩具总动员》里那个玩具的原型,也是《变形金刚》里和擎天柱说话的那个爷爷。我妈妈说她见过巴斯两次,一次在北京,一次在法兰克福,两次都是他在台上讲人类登月和火星计划。

直到年,美苏才停止太空竞赛。

#火星#

(哥哥要求弟弟先讲,他再检查和补充)

火星的南北两极有水,水里有一些微生物,代表着生命的迹象。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除了地球以外,只有火星存在生命。

火星上有很多火山,里面有一些熔浆,这些火山有时候会冒烟,

火星最初是有「外衣」的,火星被很厚的大气层包围,但被太阳离子风暴吹走了。现在的火星大气层很薄。而正因为地球的大气层很厚,太阳离子风暴反弹到了火星。

以下是哥哥补充。

火星有两颗卫星,火卫一,火卫二。火卫二表面光滑,而且比较明亮。火卫一则很少受到太阳的照射,表面凹凸不平。科学家认为,这两颗卫星可能是小行星正好进入了火星的轨道而形成的。

人类为什么迟迟不启动登火星的计划?

原因在于,人类在火星上发现的微生物。如果人类登上火星,那么人类从地球带来的细菌就会改变这些微生物的进化方向,从而影响火星人的出现。而有些人认为,火星上的微生物本身就有抵抗外来细菌的力量,因此人类还是可以殖民火星的,只是要谨慎一点。

其实,科学家们已经在火星上划了一些保护区,以保护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但是如果这些保护区里有生命,人类又不能进去的话,那么怎么探索生命呢?

这的确是让人很头疼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人类应该尽快发明更厉害的显微镜,去研究这些微生物。或者再天马行空一下,人类应该尽快发明时空穿越机,穿越到过去,看看火星是否曾经有过生命,后者穿越到未来,看看人类是不是已经在火星上生活了。

#小行星带#

(哥哥讲述)

小行星带是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大多数由小行星组成的一个环形带,大多数小行星的体积比卫星小。

小行星带不讲太多,我们就讲最大的4颗小行星:谷神星、智神星、灶神星、婚神星。

△小行星带,被两兄弟用密密麻麻的点子点满了。

谷神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小行星,也是最小的矮行星,唯一的矮行星,于年归类为矮行星。有科学家认为,谷神星是在柯伊伯带形成的小行星,后来通过木星的引力,转移到了小行星带。

智神星是第二大小行星。婚神星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与结婚有关。

更多的我就不说了,参考我做的Keynote。

#木星#

(弟弟讲述,哥哥补充)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

木星有62颗卫星,其中木卫一上满是活火山,木卫二表面很光滑,就像火卫二。围绕着木星的还有光环。

木星上的大红斑很大,可装下个地球。

木星的大气层很厚。木星上有水。

如果你来画太阳系,你会发现,除了地球之外,颜色最多的就是木星,有红色(大红斑)、绿色(表面大部分)、棕色(像是装饰)、白色(大气层)……(哥哥又来「加戏」了)

△木星的大红斑。

#土星#

(哥哥讲述,弟弟补充)

土星是太阳系中光环最明显的行星,也是体积上第二大的行星。土星曾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

土星的土卫六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第一大是木卫三。

我在格林菲斯天文台观测过土星,它在天文望远镜里很小,浅咖啡色,外围的光环很明显。因为只看了30秒,所以也没看到更多。

土星阻止过太阳系的一场大灾难,调皮的木星一直以陀螺的方式向太阳方向旋转,途中吸走了很多星体。就是因为土星跟着旋转过来,导致两颗行星的引力发生变化,导致两颗行星都被弹了回去,从而阻止了木星吞噬地球。

这时,我就想起《流浪地球》中设定的背景:人类的流浪计划是要通过木星引力,把地球弹出太阳系,去寻找另外的太阳。在这个过程中,地球被木星的引力吸过去了。要是这时候土星的引力能帮忙就好了,这样杭州35万的牺牲没有白费,男主也不会死。呵呵~

哥哥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哪里还有补充啊~(弟弟补充,哥哥偷笑)

△土星和它的光环,右侧分别是天王星和海王星。

#天王星#

(哥哥讲述,弟弟补充)

天王星的英文Uranus,在一些地方也叫Starscream刚好是《变形金刚》里的红蜘蛛的名字。红蜘蛛的中文翻译竟然没有翻译成天王星,看来中国人一开始就断定他是一个大反派。哈哈~

言归正传。

与其他行星相比,天王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它的南北极也是竖着的,它的光环是竖着的,围绕着它的卫星带也是竖着的。有科学家认为它是被一颗行星撞击成竖着的了。

天王星是一颗冰质巨型行星,是四大远日巨星之一。

有科学家认为,土星和天王星之间有颗行星,但因为两颗行星之间的引力,而把那颗行星弹到了木星和土星之间,木星又把它弹出了太阳系。以这个速度,不出意外,它已经快弹出银河系了。

这又让我联想起了电影,按照这个学说,「流浪星球」计划要成功,就要靠星球之间的引力,弹,弹,弹,弹向另外一个太阳系~

#海王星#

(弟弟讲述,哥哥补充)

海王星也是一颗冰质巨型行星,是四大远日巨星之二。

海王星上有一个大黑斑,它是海王星的冷气形成的。因为它离太阳很远,所以没有什么温差变化。

海王星有23颗卫星。海卫一是全太阳系中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它有类似太平洋上的漩涡(??)。它是威廉·拉塞尔用天文望远镜发现的,后来旅行者II号探测器靠近它的时候传回了它的照片。

#柯伊伯带#

(哥哥讲述)

△在外太阳系的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是由矮行星和小行星组成的,在外太阳系,其中最大的矮行星是冥王星,第二是阋(xi)神星,第三是鸟神星,第四是妊神星,还有一颗我记得名字的矮行星是卡戎星。

冥王星于年被科学家发现,定为太阳系的第9颗行星。但后来发现冥王星有时候还去海王星的轨道,并且它体积很小,甚至比月球都小。

年,在国际天文联合会上,科学家们以投票的方式,正式把冥王星归类为矮行星。

阋神星和冥王星有一样的命运,曾被认为是第10大行星。

妊神星是椭圆形的,是整个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星体,自转一周仅需要3小时。

卡戎星原来事冥王星的一个卫星,后来被归类为矮行星。它以6天多的时间与冥王星互绕。

这些矮行星绕太阳一周需要的时间:冥王星,地球年;阋神星,地球年;鸟神星,地球年;卡戎星,地球年。

△被两兄弟特别点名的柯伊伯带的矮行星。

#黑洞#

(弟弟讲述,哥哥补充)

在广义相对论中,黑洞是一种特别天体。

黑洞的引力很大,可以吸走任何星体,包括恒星。黑洞可以以以第三宇宙速度(也叫逃逸速度,每秒17公里)把星球吸过来,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不见了。

黑洞是在恒星毁灭之后形成的,类似《流浪地球》里的太阳,能量耗尽,变成了黑洞,四处扩展。

△两兄弟用这个图画,表达对黑洞的猜测。

#互动#

(母子问答)

##问:为什么今天两兄弟想起合作这幅画

我们下午又看了一遍动画片《巨神战击队之空间战击队》,英文片名是《SpaceDeleter》,看完后我们玩Cosplay,再之后就想把太阳系画出来。同时也等着妈妈出差回来。

##问:这些天文知识都是怎么学到和消化的?

前几天(3月7日),我们学校三(3、6、7)班的数学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天文学的课程,燃起了我对太阳系的兴趣,回来我就开始看BBC的纪录片《太阳系的秘密》。

之后,我又回顾了从前看过的动画片里,关于宇宙太阳系的片段。

其实,我最初了解宇宙,是从一年级开始看的《神奇的校车》(各种版本超过50册),接着一遍又一遍的看《变形金刚》(电影+动画片+漫画书+百度百科+豆瓣影评)。后来有一段时间我们对宇宙不感兴趣了,直到最近《流浪地球》上映,又让我们开始看宇宙相关的资料了。

我们看动画片看过瘾了,就慢慢记下来了。看纪录片让我们更形象的了解了太阳系。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就百度搜索答案。我们两个兄弟还互相出题考对方。这段时间看天文相关的知识,把小时候妈妈买的绘本也找出来了。

△翻出了一些两年前看的书,以绘本居多。

#后记#

(带娃心得)

两兄弟画画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口述+笔录」搞了三小时,编辑排版图片,花了2小时。收工之际,总结一下心得:

1、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2、提供孩子可以沿着兴趣点继续探索的工具,比如,看书、看纪录片、看动画片、网络搜索、画画、和家长交流对话,这些都可以是有效的途径。

3、工具是实现的途径,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引导。尝试与孩子对话,引导他们用更高效的工具,探索更多的知识,并启发他们理解和消化知识。

4、平时看到的知识是杂乱的,积累一段时间后,就用文字后图画的方式记录一下,这不仅仅是写作,还是一个梳理的过程。

5、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即是亲子沟通,也是言传身教,甚至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我帮他们纠正不确定的表达方式,他们给我讲述了我不知道的知识。

6、不要把这么美好的亲子时光,拱手让出给机器人,或者其他人。

还翻出了这篇文章,其中有哥哥两年前对于宏观和微观宇宙的理解。

#附#

年1月,哥哥制作的一个Keynote笔记,弟弟亦有参与。截图来自他们一起看的动画片。(限于篇幅,隐藏了小行星和矮行星的内容。)

应哥哥要求,附到这里。

●●●

这里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