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宇宙给予所有生命的馈赠,因为它宇宙才有了色彩,世界在生命的眼中才变得丰富多彩。木星,一颗让人一颗恐惧窒息的天体,黄白色的云带和那块巨大的大红斑,是木星最为明显的标志。
木星就是一个小型的太阳系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90%的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木星质量占所有太阳系行星的70%,而且本身会发热发光。木星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天然卫星最多的行星,已发现79颗卫星。木星运动正逐渐地变缓。同样相同的潮汐引力也改变了卫星的轨道,使它们慢慢地逐渐远离木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由引潮力影响而使公转共动关系固定为1:2:4,并共同变化。木卫四也是这其中一个部分,在未来的数亿年里,木卫四也将被锁定,以木卫三的两倍,木卫一的八倍公转周期来运行。
木星生态系统木卫可分为三群:
最靠近木星的一群——木卫五、木卫十四、木卫十五、木卫十六和四颗伽利略卫星等8颗轨道偏心率都小于0.01,顺行,属于规则卫星;其余均属不规则卫星。
离木星稍远的一群卫星——木卫六、木卫七、木卫十及木卫十三,偏心离为0.11~0.21,顺行。离木星最远的一群——木卫八、木卫九、木卫十一及木卫十二,偏心率0.17~0.38、逆行。
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于年由伽利略发现,称为伽利略卫星。年巴纳德用望远镜发现了木卫五其他卫星都是年以后用照相方法陆续发现的。“旅行者号”飞船于年发现了木卫十四,年又先后发现木卫十五和木卫十六。除四个伽利略卫星外,其余的卫星半径多是几公里到20公里的大石头。木卫三较大其半径为公里。
今天我们来看看较大的卫星,太小的像几公里到20公里的大石头也没有研究的价值。
木卫一:
木卫一千疮百孔木卫一上火山肆虐,到处都是喷涌的岩浆,造成这种现象的是木星和木卫二之间的相互引力拉扯,它被夹在中间遭受蹂躏,多余的热量就通过火山爆发的形式释放出来。
它是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它的直径为公里,是太阳系第四大卫星。有多座的活火山,是太阳系中地质活动最活跃的天体。
木卫一资料木卫一的整体平均温度为K,比热点温度k低得多,木卫一大气层极端稀薄,只有地球大气压力的十亿分之一,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硫,氯化钠、一氧化硫及氧也有少许。
木卫一就是个受气包其他伽利略卫星均拥有固态水,木卫一所含的水却极少。其表层由硅酸盐熔岩所构成,是个天然的硫磺加工厂,根据伽利略号所观测的数据中,它的内核可能由硫化铁所组成,其半径估计最少有公里。
木卫二:
木卫二是已知卫星中直径和质量第四大的卫星,公转轨道距离木星第六近的一颗。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13倍,直径为km,木卫二的表面温度在赤道地区平均为K(-℃),两极更低,只有50K(-℃),所以表面的水是永久冻结的。但是潮汐力所提供的热能可能会使表面冰层以下的水保持液态。
木卫二喷泉如果身处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可以看到高达千米的壮观喷泉。这可能是木卫二冰冻表面下隐藏着一个巨大海洋的最好证据。
木卫二的表面包裹着一层主要由氧构成的极其稀薄的大气(1地表气压约1微帕)。在已知的太阳系的所有卫星当中只有七颗具有大气层(其他六星为木卫一、木卫四、土卫二、木卫三、土卫六和海卫一)。
木卫二的主体构成与类地行星相似,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它的表面由水覆盖,据推测厚可达上百千米(上层为冻结的冰壳,冰壳下是液态的海洋),到3年期间环绕木星进行科学考查的伽利略号飞船所采集到的磁场数据表明,木卫二在木星磁场的影响下自身能够产生一个感应磁场,这一发现暗示着,其表层内部很可能存在与咸水海洋相似的传导层,木卫二可能还有一个金属性的铁核。
木卫二的地下海洋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希望存有生命的地方。
木卫三:
围绕木星的公转周期约为7天,它与木卫二及木卫一保持着1:2:4的轨道共振关系。直径为千米,比行星水星和矮行星冥王星都大。引力为1.m/s,比木卫二大0.1m/s,旅行者1号的观测数据表明木卫三上并不存在大气,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层的卫星,其磁层直径达4-5RG(RG=2,.2千米),形成了木卫三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
木卫三的平均密度为1.g/cm,表明它是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构成的,后者主要以冰体形式存在冰体的质量占卫星总质量的46-50%,外层冰质地涵厚度达-千米,其余部分则为硅酸盐质地涵,木卫三表面是地球所有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木卫三极光年03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近日观测到木卫三磁场产生的极光现象,并测量出木卫三冰层下方存在具有一定盐度的咸水海洋。木卫三和土卫二以及木卫二有相同的特征,它们的轨道似乎正在做一种加热的运动,而这些热量经过数亿年的时间,很可能会将地底的冰层融化,而形成巨大的海洋,木卫三将是人类未来殖民的最好星球,因为它足够大!
木卫三根据测算,这片地下海洋深度约为10万米,相当于地球上最深海洋的10倍多。它存在于千米厚、主要由冰层组成的地表下,具有很大的可能拥有海洋生命。有水的地方就存在生命,这句话看起来一点都不假,毕竟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地球的海洋面积占整个地球的一大半,而正是这些海洋孕育出了生命,孕育出了人类,因此海洋也被称为生命的摇篮。
木卫四:
木卫四是太阳系第三大卫星,也是木星第二大卫星,仅次于木卫三。木卫四的直径为水星直径的99%,直径4公里,但是质量只有它的三分之一。该卫星的轨道在四颗伽利略卫星中距离木星最远,约为万千米。木卫四并不像内层的三颗伽利略卫星(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那般处于轨道共振状态,所以并不存在明显的潮汐热效应。木卫四属于同步自转卫星,永远以同一个面朝向木星。木卫四由于公转轨道较远,表面受到木星磁场的影响小于内层的卫星。
木卫四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所构成,平均密度约为1.83克/厘米。天文学家通过光谱测定得知木卫四表面物质包括冰、二氧化碳、硅酸盐和各种有机物。光谱分析的数据表明即使在很小的区域内,该星体表面的物质构成也极度混杂。由冰体构成的小面积、明亮斑块与由岩石、冰体混合物构成的斑块相混杂,而广大的暗区则由非冰物质构成。伽利略号的探测结果显示木卫四内部可能存在一个较小的硅酸盐内核,同时在其表面下千米处可能有一个液态水构成的地下海洋存在。
由于木卫四上可能有海洋存在,所以该卫星上也可能有生物生存,不过概率要小于邻近的另一颗卫星木卫二。多艘空间探测器都曾对该卫星进行过探测,包括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和卡西尼号。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木卫四是设置进一步探索木星系统基地的最佳地点。
木卫四表面曾经遭受过猛烈撞击,其地质年龄十分古老。由于木卫四上没有任何板块运动、地震或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存在的证据,故天文学家认为其地质特征主要是陨石撞击所造成的。木卫四主要的地质特征包括多环结构、各种形态的撞击坑、撞击坑链、悬崖、山脊与沉积地形。在天文学家仔细考察后,发现该卫星表面地形多变,包括位于抬升地形顶部、面积较小且明亮的冰体沉积物及环绕其四周、边缘较平缓的地区(由较黑暗的物质来构成)。天文学家认为这种地形是小型地质构造升华所导致的,小型撞击坑普遍消失,许多疙瘩地形是遗留下来的痕迹。
木卫四上存在一层非常稀薄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成分可能还包括氧气,此外木卫四还有一个活动剧烈的电离层。
木卫四是一颗同步自转卫星,即木卫四的自转周期等同于其公转周期,约为16.7个地球日。其轨道离心率很小,轨道倾角也很小,接近于木星赤道,同时在数百年的周期里,轨道的离心率和倾角还会以周期函数的形式受到太阳和木星引力摄动的影响。
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这颗有着厚厚冰壳的太阳系第三大卫星,有可能未来哪一天,在巨大陨石的撞击中发生爆炸,并将类似彗星的巨大冰质裂块甩向地球,并最终给地球带来一茬毁灭性灾难!1万年前包裹在土卫六表层的冰壳就曾猛烈地发生过爆炸,但由于它距离地球太过遥远,因此未曾对地球造成伤害。
然而木卫四就不一样了!它距离地球比较近,又是最容易遭受陨石撞击的一颗天体。目前,它不仅是氢气和氧气浓度达到了15%以上,而且它还是一颗从未发生过爆炸的冰质天体。因此,科学家认为,它或将成地球杀手,未来或将引发地球上的“核冬天”灾难!这只是危言耸听而已。
木卫四距离地球非常近科学家们认为可以在木卫四表面建立一个基地,从而为太阳系更深空间的探索提供燃料支持。在木卫四上建立基地的好处在于它的较低辐射(木卫四离木星较远)和地质上的稳定性。同时它还能为进一步探索木卫二提供便利支持,也是在木星系中设置前往更远的外太阳系空间飞船的维修站的理想地点在离开木卫四之后,飞船可以通过近距离飞掠木星获得重力助推。
木星其他的卫星虽然多,但都是相当于地球上的一两个省的大小,有的甚至像路边的几座大山,都是不规则形状,大概是木星悠久的岁月捕获的小行星,也没有多少研究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