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水星 >> 水星类型 >> 正文 >> 正文

今天,我国首颗降水星风云三号07星执证上

来源:水星 时间:2024/1/24

4月16日上午9时3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风云三号07星主要在气象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次飞行。作为风云卫星家族的第20颗卫星,风云三号G卫星在全球率先采用双频主动测雨雷达结合无源微波和遥感光学传感器进行综合探测,实现了“被动观察”转变为“主动观察”。探索”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气象综合观测能力,这颗卫星有哪些“独到之处”?

双频段,高精度,让降水无处遁形

降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据统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台风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而我国地处北太平洋西部的台风带,近年来台风、暴雨、溺水已成为一个的灾难重要。我国多个城市面临,对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很大。

在获取降雨数据方面,传统上主要使用雨量计和地基雷达,但由于地基设备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难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高空间。地表降水信息。风云三号卫星搭载我国首个“机载雨量计”——Ku、Ka卫星双频测雨雷达,具有从上到下获取三维结构信息的能力,以及“CT”大气降水扫描,获取更精细的降水结构三维信息。

多系统,主动和被动,把测量做到极致

为进一步提高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降水的高精度观测,风云三号卫星旨在引领“高探测灵敏度、高探测精度、多系统联合探测”方向发展。它就像一个高灵敏高精度的敏锐度,可以获取台风内部温湿度结构、台风强度、台风影响地区降雨强度等关键信息,进行预报台风的未来发展和台风的“把脉”。

此外,卫星还可以实现对可见光/红外云图元素、云顶温度、云顶高度、有效粒子半径和云形态的探测,进而帮助判断雨云的存在,提高预报结果。反演微波测量。

风云三号星运行在低倾角非轨道同步低轨道上。对于在轨卫星,由于光照条件不断变化,外部热环境变化复杂。太阳会定期出现在轨道平面的两侧。有一段时间,太阳照在卫星的左侧,但过了一会儿,太阳又照在卫星的右侧。但是,风云卫星的定量探测需求要求卫星的一侧必须始终面向太阳。为了适应低倾角轨道复杂的光照条件和多变的外部热通量,确保卫星始终在同一侧注视太阳,提供稳定的外部热环境和单一稳定的工作环境,姿态轨道控制系统设计有自主姿态机动模式。当太阳光线从轨道面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时,卫星会自动绕°转弯,进行从前飞到倒飞再到前飞的灵活掉头机动。

在接下来的业务运作中,风云三号G卫星将发挥“独门绝技”,与风云三号晨昏星、晨星和午星互补、协同,形成一颗业务全低轨气象卫星。网络观测能力提高预报精度约3%,预报时间延长约24小时,气象灾害监测时间增加近1倍,有效监测台风内部云雨发展过程卫星生命周期中的海洋。为暴雨、雷暴等灾害性降水提供高精度观测资料,进一步提高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有效性。

风云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发射塔第次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挂在杆上的荣誉之星也象征着卫星的正确轨道。

从年到年,从1到,20年,这座与载人航天发射塔并肩而立的卫星发射塔,在“风云之巅”,支撑“远近灵敏”,发射“高分”助力中国九天太空飞行追梦!

来源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