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在一场论坛上分享了其有关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观点。
汇川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龙头企业,被市场誉为“工控茅”,因公司诸多发起人都出身于华为,还曾被称“小华为”,
上市12年来,截至目前,股价涨幅17倍,特别是在最近3年多,涨了4倍多。
朱兴明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陷入困局,本质上是因为套用了很多消费互联网的概念。为了做好工业互联网,企业必须坚持工业思维,工业思维的精益思维,而非IT思维。
在工业思维的过程中,企业需做好业务架构、能力架构、数据架构和IT架构。
针对工业互联网、企业4个架构等设计,朱兴明董事长也曾在不同场合有过表述,
其中,在今年初的一次内部讲课中,朱兴明还针对企业如何突破增长瓶颈、开发新产品、产品经理培养、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及其更新迭代,
甚至对汇川KPI考核设计、薪酬体系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朱兴明在回答时,将汇川在近些年成长的心得经验和盘托出,并介绍了汇川未来重点布局所在,今年国际化,支撑点是海外销售要到40%。
投资报将问答内容精心梳理后,将其附在开头;有机构人士评论,这可以说是朱兴明近年来最为精彩的一次演讲;
对于想了解汇川、了解汇川掌舵人的思想、了解这个行业的,都是一篇难得的高质量材料。
先来看投资报整理提炼的演讲要点和精彩内容:
1.后疫情时代的企业怎么转型?
未来的制造业其实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什么?就是规模型的企业、变大的同时如何变强。
第二条路,就是规模小的企业、如何做好专精特新。
我认为,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要么做大做强,要么就是专精特新。
2.现在工业互联网出现了很多困局,这些困局,主要因为我们从事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套用了很多消费互联网的概念。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还是工业思维,而不是IT思维。
工业思维就是业务思维,业务的本质是什么?是精益,不是互联互通,不是流量,就是如何让工业的制造更精益化。
3.KPI有用吗?
大家一定要思考KPI的目的是什么。
KPI有组织KPI和个人KPI。
我们按BSC模型来设计,KPI只抓最核心指标,最多不超过8个。
其次是通过部门互评来做加减法,占比20%,即别的部门对你的年度考核。
如果别的部门对你没要求,那说明这个部门就可以合并掉了。
互评非常重要,我们通常会花一个月来吵架,但吵的很有效果,比如制造费是8%还是9%。
比如市场最想考核研发哪些指标,反过来研发也可以考核市场部,
通过互评把最关键的指标找出来。
最开始互评的占比是5%,后来效果好提升到10%,现在有人建议到20%。
(研发如何和销量规模挂钩?)所有部门的KPI都和销售收入挂钩,只是比重不一样,由财务来定。
每个部门最想让他做什么,就定义到KPI里面,比如研发对销售的贡献,考核点在哪里,要定义出来。
KPI不是固定的,有KPI的指标库,每年根据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