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水星 >> 水星报价 >> 正文 >> 正文

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武汉小学生在学校科

来源:水星 时间:2022/9/15

武汉市汉南区育才二小的同学们在学校的航空科技馆里观看天空课堂。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0日讯“天宫课堂”来了!12月9日15时40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当天下午,汉南区育才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来到学校的航空航天科技馆,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一边观看有趣的太空实验,一边结合馆内的科技设备,体验了一把当航天员的乐趣。

“天宫课堂”伊始,3名航天员向同学们介绍空间站的生活工作场景。只见在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们或飘浮在空中,或像鱼儿在“水中遨游”,这一幕让观看直播的学生们连连发出惊叹。宇航员们先后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

“原来失重与引力有着这么紧密的联系。”常星彤同学感慨之余,来到科技馆的“万有引力”体验区,双脚并拢,深吸一口气,垂直向上高高跳起,显示仪开始自动检测数据。约5秒钟后,检测完成,数据显示重心升高高度为26厘米。对应太阳系其他星球,水星、火星上的高度相当,大约为65厘米;金星上的高度比地球略高;木星上的高度仅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左右。一旁的文思涵同学解释,这表明跳起的高度是由引力的大小决定的。

章嘉睿同学说印象最深的是泡腾片实验:“没想到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后,水球会膨胀,那些气体却没有从水球中跑出来,这是地球上看不到的景象。”

看完直播后,苏沁颖同学体验了一把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科学小游戏。她一边紧握手柄控制方向速度,一边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慢慢地将飞船和空间站合为一体。她说,直播课堂中学生模拟的交会对接,自己在学校科技馆里一样能完成。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汉南区育才二小科技馆里也有一个“天宫课堂”,里面有宇航员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时演示的实验。科学老师黄隽秀带着同学们回顾了单摆运动、陀螺示范、水膜示范、水球示范等实验。“小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虽然他们不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但这些有趣的现象能充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我们会在日常的科学课程中,结合生活场景,让孩子们去逐步理解。”黄隽秀说。

“今天全校多名学生都在观看学习‘天宫课堂’,同时组织部分学生在科技馆里同步做实验,这十分有意义。”校长柳田牛表示,学校科技馆刚建成不久,孩子们非常喜欢,兴趣特别浓厚,学校日后将开发科技类校本课程,让师生在此进行沉浸式互动体验,了解航空航天与生命科学知识,激发学生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长江日报记者杨幸慈艾晨光摄影:记者彭年)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