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水星 >> 水星报价 >> 正文 >> 正文

总共501条人类给外星文明发消息,20

来源:水星 时间:2023/4/25

平行宇宙,在量子力学领域是可能存在的。当你打开一个放有“猫”的盒子,世界就会分裂,这个世界的“猫”还活蹦乱跳,那个世界的“猫”却停止了呼吸!这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但根据量子力学的解释,人类观测的瞬间,就会让叠加态的量子坍缩,形成可确定的多宇宙空间!也就是说,每一次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结果都会真实发生。

很难相信是不是,所以,宇宙是什么来的,主流的说法不是平行宇宙,而是概率!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小的概率,有了地球、有了人类!但随着人类渐渐了解这个宇宙,才发现宇宙貌似太大了,大到不可能只有人类!

大家好,我是一号,这期我们聊聊地外文明!

自从人类知道,天上的星星都是一颗颗“太阳”的时候,就意识到了,我们的地球和太阳,可能在宇宙中并没有多特殊!可能这些星星的周围,也有很多像地球一样的宜居星球,也有很多像人类一样的文明!这个想法不得了,但系外行星的探索难度很大!行星本身是不发光的,靠着恒星反射的光线,微乎其微,直接观测不太容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反射太阳光的亮度只有太阳的10亿分之一,更别说太阳系外的行星距离都是以光年为单位,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距离就都有4.22光年,想要直接看看上面有没有文明,几乎不可能!

比邻星

不过,人类的大脑还是非常好使的,比如爱因斯坦的大脑,如果你看过我们之前的这期视频,应该知道引力透镜这个名词,当行星运行到地球和它的母星之间时,就会产生微弱的引力透镜效应,这种现象会持续好几天甚至几周,而这个方法也很好使,在十年的时间里,已经用这个方法观察到了超过个天文事件,不过即使有多个事件,用这个方法,人类也只确定了颗系外行星!

目前主流的探测系外行星方式,其实都还是比较笨的方法,但很实用!

第一个就是看周期,我们都知道太阳系中的行星绕太阳转,基本上都有一个稳定的周期,比如地球公转一圈天,火星公转一圈天,当然也不是所有行星都是圆形的轨道,也有椭圆形的,但是周期一定是比较稳定的。所以,通过观测系外恒星光线变化的周期,就能判断恒星周围有没有行星。这个方法虽然很笨,但确实很实用,(截止时间年6月22日),目前通过这个方法确定了颗行星,位列系外行星探测排行榜第一名。不过老方法虽然好使,但弊端也很明显,就是得长时间盯着,如果行星周期短还可以,周期太长就不划算了。

第二个方法是测母星的位移速度,不要以为行星就是围绕母星转那么简单,其实恒星也会受到行星的影响,它自己也有一个小轨道,通过光的多普勒效应,就能分析出这颗恒星在小轨道上的位移速度,然后通过计算就能发现这颗恒星周围有没有大质量行星,对,这个方法对大质量行星检测很好使,小的行星对母星影响太小,所以不太容易发现,(截止时间年6月22日)目前用这个方法确定了颗系外行星,位列排行榜第二。

还有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观测,不过效果嘛,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基本上不太能清楚的看到这些行星!除非他们确实很大,并且母星要么得太暗、要么就得太亮,并且行星还得足够靠近母星!才能有机会,直接观测到这些系外行星。这个方法对观测条件要求太苛刻,所以这个方法目前只确定了51颗系外行星。

其他还有很多方法,但也要更复杂,关键是也没发现几颗!这里我们就不多介绍了,有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可以搜索看一下,也还是挺有意思的!截至年6月22日,人类在个恒星系统中,确定了颗系外行星!但也只是确定,你在网上看到的高清图片,%都是虚构想象的,人类目前还不能完全清晰的看到他们的全貌,更别说地表了。所以,如果大家再看到哪个行星上面,有黄金、有钻石的,甚至有比地球上氧气还多的,看个热闹的就行了,最多就是科学家通过光谱分析出来一些元素,实际上这些元素到底组成了什么,还有待考究。

母星这个词我简单讲一下,说白了就是绕行和发源的关系,可以说恒星是行星的母星,也可以说行星是卫星的母星,恒星在我们宇宙中很重要,它靠着自身核聚变反应,向周围释放光和热,而行星就是靠着这些光和热,加上恒星周围绕行的宇宙尘埃,才得以形成!所以想要研究我们太阳系的起源,人类会通过观察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古老星系,通过分析它们早期的一些状态,来推测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反过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太阳系规律,用在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

为什么我们要去观测系外行星?

这里其实牵扯到了一个宜居的问题,也就是生命能舒舒服服过日子的地方。

在我们认知中,太阳上不太可能有住人的机会,离太阳较远的气态巨行星,条件也比较艰苦!不大可能有人住!那么只有靠近太阳的类地行星,也就是表面有坚固岩石,能够形成一个稳定地表环境的行星,才能让生命快快乐乐的成长!但也不能太靠近太阳,需要保持一个刚刚好的距离,既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刚好还能让这个行星上有液态水,这不,太阳系中就只有一个地方适合生命生存,地球。不过火星上如果也有大气和液态水的话,其实也是个不错的地方,不过火星上究竟能否住人,这也都是后话了,但相比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火星一定是人类第一个真正接触的行星。

既然我们能在宜居的地球上生活,那我们就应该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去找地外行星。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这段时间,正好有一个热门的研究发布,在研究离我们比较近的个恒星系统时,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年的时间里,外星文明的观测者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系,看到地球凌日现象

地球凌日

“地球凌日”就是地球跑到了太阳前面,也就是这种效果,当然处在不同位置的外星人,看到的效果也不一样。而距离我们地球足够近,并且能处在最佳观测角度的恒星系统有46个,然后在这46个恒星系统中,研究人员又确定了29个宜居行星。

如果这29个宜居行星上,恰好

真的有文明,并且还不落后于人类,他们就可以通过地球凌日现象,发现地球的存在,而人类在多年前就搞起了无线电,他们也应该早就接收到了地球人的电磁波信号。

这个研究中,还特别指出了一个名叫Ross的恒星,它距离地球只有11光年,近到足以接收到地球的广播信号,但其实也不用想太多,就单单在几千个行星里面,挑了29个宜居行星,能产生文明的概率感觉有些渺茫。假如这29个行星上确实有文明,其实会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他们科技水平太落后,无法收听地球的电磁波信号,也发射不了电磁波信号,所以两者互相发现不了。

第二种情况是,他们的科技水平和地球相当,他们可以收听到地球的信号,反过来说,他们也会往宇宙中释放电磁信号,但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未接收到过比较有规律的电磁波信号,所以这个情况可以排除!

第三种情况是,他们的科技水平领先人类很多,当地球上还没有人类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发现了地球,由于科技水平太高,也不想让人类想太多,就躲起来了!但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够强大的古老文明发展到了今天,他们必然会使用到恒星的能量,恒星的光谱必然也会受到影响,人类完全可以通过分析恒星的光谱变化,发现高等文明的存在,但目前为止,人类同样啥也没发现。

很多同学在这里肯定会想到黑暗森林法则,按照人类目前的好奇心,这个法则基本上只能出现在科幻作品里,就不说人类往外面发射了多少带有人类信息的探测器,如果人类一旦接收到地外文明的信号,百分之一百会回复!暂且不说外星文明会不会摧毁地球,如果这些高等文明是需要收听信号来发现新大陆,那科技水平也同样是一般般,更别说发射武器来摧毁地球,如果科技水平远远领先人类,不管发不发射信号,他们一定会有技术手段,去发现其他文明,就连目前的人类,都有各种手段去观测这些距离几十几百光年的行星了,高等文明只会更厉害。

所以,看到这种消息,没必要太兴奋,说白了顶多就是天文学家的一种美好猜想而已,光年这个单位,可能对于地外文明和人类来说,都还是太遥远了。

在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就超过了亿颗,假如像地球这种宜居星球很普遍,就按照百分之一的数量去计算,那银河系中也有超过20亿颗“地球”,我们还是很难想象,就只有地球有生命。但其实上升到宇宙空间的高度,20亿这个数字也是小的可怜,据研究人员估算,每个宜居行星的距离可能超过光年,这个距离下,除非你有超光速的空间跳跃技术,否则文明和文明之间,很难有机会去串门。如果真是这样,倒是不如研究UFO和金字塔更直接一些,至少我们还能经常看到它们。而超过光年的系外行星,连个小方块都不留给你。

这几十年来,人类观测技术的发展还是很快的,年以前,实际上也就90年代后期的几年里,科学家总共确定了30颗系外行星,但是年以后,到目前已经确定了多个。即使研究人员挑了29个能看地球的宜居星球,但这些星球的宜居两个字,也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观测来判定的,其真实环境和天气状况,可能和地球差距很大。

我们的地球其实很特殊,刚好处在太阳系的宜居带上,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刚好适合生命生存,有个能防辐射的大气层,大气层还能给地球保温,让昼夜温差不会很大,并且还有个足够大的卫星,最主要的就是地球上温度刚好能保持水是液态,温度再低点,水就变成了冰,温度再高点,水就蒸发了,液态水的存在空间,还是比较窄的。上升到太阳系的高度,木星刚好帮地球挡了大部分的小行星撞击,八大行星的外围也有太阳风气泡保护,可以说太阳系就是个天然的温床,这里面就正好出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球。这其实还没完,太阳系处在银河系的一个角落里,这里的恒星不是很多,所以避免了不少超新星爆发时,宇宙射线直接扫到太阳系的可能,反正综合下来,地球更像是氪金大佬,处处被安排妥当,既安全、又安逸。

这种安逸感觉又有些刻意,所以说稀有地球假说就感觉很靠谱,一个非常小的几率,刚好诞生了地球这么一个地方,这个概率有多小呢,仅比宇宙诞生稍微高那么一丢丢。

我们再来看看在太阳系周围,发现的这些宜居行星是什么样的,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清晰的看到它们,只能通过一些观测数据去分析。

天鹅座16bb(16CygniBb)

人类确定的第一颗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的轨道和太阳系的行星完全不同,这种椭圆形的轨道,让它的地表不可能有非常稳定的气候条件,天气状况一定很恶劣。这种轨道是由于它处在双星系统中,也就是两个恒星的系统,这里其实要提一下,在宇宙中,双恒星系统是很普遍的,而我们太阳这种不大不小,单独存在的恒星,其实更特殊一些,宇宙中大部分的恒星都是红矮星,质量小于太阳的三分之一,亮度不高、温度也不高,但就是寿命长。

格利泽(Gliese),就是这么一颗红矮星,由于质量低,所以它的行星c离自己很近,只有0.个天文单位(地球距离太阳是一个天文单位),所以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仅为13天,并且它还被母星潮汐锁定了,也就是像月球一样,一直是一个面朝向母星,因此这颗行星的两面温差会比较大,不过,在晨昏线上的狭小区域,研究人员认为很有希望适宜生命生存。潮汐锁定其实也不是一直不变的,如果公转和自转周期不同的话,就比如水星的公转和自转周期的比例是2比3,公转2周,自转3周,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容易扩大行星表面的宜居区域。

格利泽c这颗行星对于人类来说,并不算是条件非常好的,不过好在它离地球还算近,只有20.4光年,之所以单独聊到这颗行星,是因为搜寻地外文明组织(SETI),早在年就已经往这颗行星的方向发射了数字信号,这个信号里包含了比赛选出来的条消息,如果不出意外,年,天秤座的他们将收到人类的信息。

为何单单选了这颗行星呢?因为它的母星很古老,要比我们的太阳古老很多,所以如果文明不是一个意外的话,他们那里诞生文明要远远早于我们地球,如果他们那里真有“人”的话,看到人类发的这些消息会做何感想?

不管是系外行星、还是地球上的未解之谜,人类知道的还是太少了,宏观世界的广义相对论,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自己的左手还在和右手打架,更别说真正去探索,距离我们如此遥远的系外行星,人类要走的路还是太长了。

我是一号,带你探索宇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