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水星 >> 水星车标 >> 正文 >> 正文

瑞德西韦疗效分裂,世卫组织与FDA说法相

来源:水星 时间:2024/12/4
刘军连工作室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727/9237801.html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中国对瑞德西韦药效的临床试验证明:瑞德西韦几乎无效!世界卫生组织也肯定了这一说法,但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指出瑞德西韦有效。今年2月26号,美国FDA批准瑞德西韦的生产商吉利德科学展开瑞德西韦的2期临床试验。11月20日,美国FDA紧急授权瑞德西韦、巴瑞替尼联合使用,作为重症COVID-19患者治疗组合。瑞德西韦刚出世的时候,被认为是一种神药,人们对它治愈新冠病毒寄予了厚望。》瑞德西韦并不孤独,它以前的兄弟们确实神勇无双,所向披靡。阿巴卡韦、艾韦雷韦、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等,看到没有,最后都有一个“韦”字。前三种是治疗艾滋病的,后面一种是治疗乙肝的,这一系列的“韦”字辈们,专门用来对抗病毒,并且发挥了重大作用。瑞德西韦和它的“韦”字辈兄弟们一样,都是一种核酸竞争抑制剂。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用任何手段都没有办法直接杀灭病毒,杀灭病毒主要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但是病毒进入细胞,接管细胞的生化机制后,抗体也很难起作用。病毒实在是太小,我们不可能说研制出一种化学物质,注射到人体里面以后,对着这种药物说“上”,它就像猎狗围攻猎物一样去围攻病毒。既然我们没有办法阻止病毒的复制,那么我们就把一些假冒伪劣的原料送给病毒,让病毒复制的时候,把假冒的材料装配在DNA或者是RNA的片段上。》这种假冒伪劣的原料,被称为核酸类似物。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种药物的存在就是为了欺骗病毒。病毒复制不自带原料,要利用周围环境里物质。对于环境中存在什么,病毒没有选择权。这就好像我们想要害一个人,可以制造一些跟米粒颜色大小一样的坚硬石头混在米饭里给他吃一样。DNA或者RNA复制的时候,需要成百上千的核酸或者脱氧核糖核酸,核酸类似物一旦混入病毒的复制原料里面,被装配到DNA或RNA上,瞬间就会把整个复制过程卡死。这就是瑞德西韦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原因,因为它的原理不仅是正确的,而且相当高明。但是,对瑞德西韦疗效的分裂观点,反映了我们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肤浅。》同时,这也反映了现代医学理论里的重大缺陷:没有充分研究药物起作用的前提。有人只看到了硬币的正面,有人只看到了硬币的反面,所以才会彼此争吵。一张桌子最少要有三条腿才能站住,但是如果从某个角度可能只会看到两条腿。如果把每一条腿看成一个条件,那么三条腿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假如只看到了两条腿,看到了桌子站住,说明有一个隐含的条件没有被找到。药物的疗效也是如此,之所以出现分裂的效果,就是因为某些隐含的条件没有被找到。这些隐含的条件应该隐藏的非常深,如果很直观,很早就会被发现。》不只瑞德西韦面临着疗效分裂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药物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包括中药。但是恰恰是研究这些缺陷性的问题,研究这些失败的案例,才会让科学进步。狭义相对论的发现,最初是源于对光速测定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但是能够达到光速的物体,除了光和某些基本粒子以外,宏观世界根本就没有。甚至连接近光速的1/都很难。光速的1/,就是30公里每秒,现在的化学火箭也很难达到这种速度。即使在迈克尔逊莫雷的那个时代,也就是19世纪末那个时代,飞机还未诞生,蒸汽火车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不超过公里/小时(英国一辆蒸汽火车头在下坡时曾创造了公里/小时的时速记录)。机械运动原理,在经典牛顿力学的框架下已经非常完善,在生产实践中,完全可以忽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意义。但是物理学家们不这么认为,所以罗伦兹提出了洛伦兹变换,来解释光速不变的测地线效应。而爱因斯坦更是把光速不变性上升到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最终发展出狭义相对论。用牛顿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水星环绕太阳的近日点进动,每年会和实际值相差41角秒。一度是60角分,一角分是60角秒。也就是说一角度等于角秒。可见41角秒是多么的微小,而且还要在年累计中才会发生。假如我们忽略这年内发生的41角秒,那么广义相对论就不会诞生。所有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偏差,都是因为充分必要条件中,人们只找到了部分的必要条件。人们对于瑞德西韦疗效的认知偏差也源于此。研究这些隐含的,没有被看到的条件,对于医学的发展极其有意义,但是现代医学却没有这么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