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作为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表面温度可以达到摄氏度以上,但在火星表面依旧有大型冰盖存在,探测表明水星北极地区贮存着数十亿吨水冰。也许你会怀疑,冰是如何存在于太阳系最热的星球的?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对于液态水来说都太过炎热的地方,更不用说冻成冰块的那种。但当接近太阳这样的大型物体时,不仅要考虑温度影响,更要考虑重力。水星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近60%。水星太近,导致其正在被太阳锁定,其自身自转周期正逐渐与绕太阳公转周期同步。水星每公转1圈,就会自转1.5圈。一个水星日大约是地球日,因此,每天其星球的一侧要经历无数个小时的炎热的白昼,同时另一侧要经历无数个小时的冰冷的黑暗。
我们都知道,如果持续没有太阳的照射,温度会急剧下降,对于水星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水星没有太多的温室气体来留住热量,所以处于黑暗的一侧会直接暴露在极端寒冷的空间中。实际上在夜间,其表面温度会骤降至-度,那就是水星的冰聚集的地方。
但这并不能解释,水是如何到达那里的。大约45亿年前太阳首次点燃时,大量水分子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科学家认为太阳系内部所有的水都必须通过更远的小行星输送进来,在与行星相撞后留在星球表面,这就是一直以来地球为何充满海洋的主要理论。水星也是如此,但这不是其水资源的唯一来源。水星也有可能在自己创造水,全靠它自己。
一切都始于来自太阳撞击水星表面带来的高能带电粒子。水星缺乏大气,而且磁场很弱,这些条件使这些高能带电粒子有机会直接来到水星表面。在水星面向阳光的一侧,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质子会撞击水星表面然后在土壤中形成一种叫做羟基的矿物质(OH)。之后,强烈的热量帮助释放和激活这些矿物质,当它们发生碰撞后就形成了水分子和氢。
这些反应产生的水分子随处漂流,一些分子会进一步反应分解,但有些会停留足够长的时间,直到漂流到夜晚的那一侧。在那里没有太阳的热量,它们便冻结了。水星夜晚的那一侧,有一些深不见底的陨石坑,一旦水蒸气冻结在这里,几千年都休想再见到太阳。当然,这种制水机制不是水星独有的,它也发生在月球上,但数量很少。
这种制水方法所制造的冰大约占水星冰总量的10%,尽管其他90%都是搭乘小行星来到水星的,但这些小行星也需要从某个地方取水才行,而这些水也非常有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制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