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天文学?古天文学指上古先人通过每天客观观察并记录日月五星的运动轨迹,所总结的规律总和。其中,五星指,金水木火土五颗星。
金星又称太白,古人通过观察发现,金星在天空最亮,可以在晚上照出人的影子来。木星运转周期大致相当于十二年,又称为岁星。古人仰观天象,发现木星的颜色与木的颜色大致相同。古人观察发现,水星与太阳的角度在三十度以内,古代三十度为一辰,所以,水星又称辰星。古人又发现,水星较暗,颜色发黑,黑色五行为水。火星在夜晚,荧荧如火,故火星又称荧惑。土星运转周期,大致相当于28年一个循环,分别停留在二十八星宿,每个星宿一年,故又称镇星。另外,古人发现土星的颜色与土颜色接近,这也是一个缘由!
上古先人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际观察,总结出规律后,制定了历法。历法是古人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最古老,应用时间最长的当属太阳十月历。这是古人以盖天说为核心,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轨迹后,用立杆测影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尤其是中华的人文始祖伏羲,根据这些客观测量结果,创造了阴阳,以及根据二分二至四立画出的太极图与八卦。二分指春分与秋分。二至指夏至与冬至。四立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太阳十月历,直到今日,云南的彝族还在使用。据有关专家考证,这套历法至少已经使用了一万两千年。这套历法的特点是,把一年划分为十个月,每月36天,每月分三旬,每旬十二天,余下五天过年。每隔三年,第四年六天过年。我们现代用科学仪器证实,地球的公转周期为.年,约等于.25天,所以古人每隔四年凑一个整数。
古人白天观察太阳,创造了太阳历。晚上观察月亮,创造了太阴历。观察北斗七星的运动轨迹,又创造了斗历。每套历法各有特点,但都有缺陷,后来,古人把阴阳星历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今天我们还在用的农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