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here,我是张波,一个热爱吃喝玩乐游的消费品研究员,带你透过日常生活挖掘身边的消费品投资机会。
这是「波波酱的消费观察」的第3篇原创,为您呈现消费行业的魅力。消费行业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我们深度探究消费行业的各个领域,为您呈现最新的市场趋势和前沿动态,帮助您发掘消费行业的无限可能。
*01
物理防晒才是王道?
在春夏交汇之季,看似温柔的阳光总会让人卸下防备,实则它的“威力”防不胜防。随着阳光一天天强烈起来,如果不注意防护的话,到夏天白了一个冬季的皮肤就可能再次变黑,甚至出现晒斑。
在小红书上,与“防晒”相关的笔记数超过万篇,其中“物理防晒”成为了近两年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随着李佳琦、骆王宇等美妆博主对物理防晒及产品的科普和力荐,消费者对这一市场的认知程度逐渐打开。
物理防晒大致分为两种,即物理防晒霜和防晒装备。其中物理防晒装备种类众多,例如新消费的代表--蕉下旗下就有防晒“小黑伞”、遮阳帽、防晒衣、防晒袖套等。与此同时,迪卡侬、安踏、李宁等品牌也纷纷发力防晒装备。硬防晒的防晒效果固然好,但还是有人不喜欢穿着“夸张”的装备出门。
此外,穿在身上的装备都难逃体感的考验——不透气、闷汗等原因,让个别爱白星人敬而远之。对于喜欢轻装上阵的他们而言,“涂抹式”的物理防晒霜仍然是考虑重点。
物理防晒霜也被称为矿物防晒霜,理念从海外风起,因此入局的公司也以国际美妆集团为主,例如欧莱雅、资生堂、曼秀雷敦集团。但近年也不乏国产品牌乘风而上,如珀莱雅新推出的云朵防晒,宣称是该公司“首款纯物理防晒”。
与一般防晒不同,其突破了物理防晒剂与工艺的限制,在最大程度减少对肌肤的损伤的同时,全方位抵御住自然光的侵袭,兼顾了效果与使用体验。
在小红书搜索物理防晒霜,相关笔记已多达5万篇。低敏感度、清爽不油腻、不假白、不搓泥,都是消费者追捧物理防晒的原因。
*02
物理防晒VS化学防晒
你选对了吗?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物理防晒是将照射到肌肤表层的太阳光和紫外线,通过物理反射的方法从皮肤上移走。具体到物理防晒霜,主要原理为通过添加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成分,靠反射或散射作用来抵挡紫外线,进而实现阻隔光线、保护皮肤的目的。
而化学防晒则是通过能量转换的方式进行防护:紫外线会先被肌肤吸收,接着利用防晒霜中添加的化学成分,将其分解转化成较低的能量形态再释放出来。
相对来说,化学防晒剂中的一些成分对于皮肤敏感的人可能会产生不适感。因此从安全性来讲,物理防晒相对敏感肌、母婴等人群更胜一筹。从效果上看,物理防晒剂即涂即防晒,无需等待,理论上只要不出汗或者不擦拭,就可以一直保持防晒效果。化学防晒霜则通常需要在出门前20分钟左右涂抹,每隔一段时间补涂一次。
*03
盛夏将至
防晒品类消费热潮即将来袭
物理防晒霜作为防晒界的”当红炸子鸡”,从上游防晒剂到下游品牌商均有望乘着行业东风获得不俗成绩,但我们认为更高的业绩弹性或来自上游防晒剂板块。
防晒行业的空间和增速:
1
全球化妆品市场前景广阔
除年由于欧元区需求疲软及主要化妆品市场巴西经济大幅衰退和年疫情冲击带来的下降外,全球化妆品市场总体上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根据欧睿数据,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达到亿美元,折合约3.06万亿元人民币,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逐渐缓解和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化妆品市场在未来有望取得较大增长,年欧睿预测将达到亿美元。
2
中国防晒市场稳步增长
具体到防晒化妆品,全球防晒化妆品市场与全球化妆品市场波动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呈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是,中国防晒化妆品市场自年起一直保持增长且增速高于全球水平。年国内防晒化妆品市场规模为54亿元,至年国内防晒化妆品市场规模已达亿元,同比增速18.4%。年,尽管在疫情的影响下增速有所放缓,市场规模仍扩大至达亿元,预期年国内防晒化妆品市场规模可达亿元。
此外,渗透率方面,我国防晒产品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年中国防晒产品渗透率16%,同期法国、英国及韩国防晒产品渗透率分别为28%/31%/57%。中国防晒化妆品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例从年的8.39%涨至年的21.06%,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强以及护肤、防晒意识增强,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04
谁才是防晒行业“扛把子”?
1
短期来看
新型防晒剂贡献业绩增量
广谱防晒剂、物理防晒剂、新型防晒剂等产品具备高效、广谱、光稳定、安全四大优势,消费者需求快速提升的同时,相应公司产能亦处于爬坡期。此外,新型防晒剂产品毛利率亦随产能利用提升而提升,较高的产品单价给予产品更厚的毛利率空间,因此行业内公司有望迎来业绩量价齐升态势。
2
中短期来看
国内化妆品行业管理趋严,新规落地利好国产龙头原料商
年是中国化妆品行业监管新时代元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自年1月1日起施行,伴随而来的是对化妆品原料更加精细、严格的管理。年5月1日施行的《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采取风险分类管理模式,规定对具有防腐、防晒、着色、染发、祛斑美白功能的较高风险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且设定三年监测期,新原料注册人在监测期内应当每年报告新原料的安全使用情况。
同时施行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也规定到:宣称具有防晒功能的化妆品必须进行人体功效评价试验进行验证。过去新品注册备案无强制要求功效性验证,部分不良品牌不添加或者少添加;新规后,较严的监管条件倒逼品牌方实质性的添加,行业增加了化妆品活性成分的添加量。
此外,化妆品行业监管从原先的重事前监管转向重事后监管,功效愈发重要,作为化妆品功效核心因素的化妆品活性成分成为功效时代的重中之重,具有良好品控体系和研发优势的国产龙头化妆品原料商,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
3
中期来看
业处于全球精细化工再分工阶段,带来产业转移的发展机会
防晒剂主要供应商包括海外的巴斯夫、德之馨、Chemspec以及国内的科思股份和美丰化工等。
目前行业处于全球精细化工再分工阶段,是我国公司承接海外份额的好时机:防晒剂行业过往基本由德之馨、巴斯夫、帝斯曼等几家国际公司垄断,其中德之馨是这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在阿伏苯宗、奥克立林、原膜散酯等几个大宗防晒剂领域都占有较高的份额。
随着近几年中印两国的一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部分企业也开始切入该领域,并希望通过低价策略侵蚀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国际大型企业日渐将战略重点转向终端产品的研究和市场开发,中低端防晒剂、合成香料及中间体产品将更多向中国、印度等国家进行采购,带来产业转移的发展机会。
4
行业下游客户粘性强
伴随客户业绩增长奠定业绩基石
下游客户对于防晒剂供应商的筛选是个长期的过程,一旦与供应商形成穏定的供应关系后不会轻易更换,因此行业具有较强的客户粘性。
例如行业龙头公司,年与帝斯曼开启合作;年与帝斯曼合作研发出P-S和P-M产品并完成产品生产线建设;年开始向帝斯曼供货。同时双方签订10年《采购协议》,其中-年为独家供应期、并约定最低采购量进而奠定业绩增长基础。
*05
小结
日常生活消费不断,机会不断。波波酱看好防晒新趋势下防晒剂企业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化妆品新规背景下龙头防晒剂市场份额提升的机会。此外,随着我国业内企业持续加码研发,有望以技术创新获得长期发展,在全球产业转移机遇下承接更多海外需求。
免责声明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