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刘磊文/图)年6月21日,正值农历夏至,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金水区分公司共同协办的《天文现象》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
《天文现象》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刘磊摄
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任晓林、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副总经理宗华、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天文馆馆长李德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副总经理程亮、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总经理何纪粉、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金水区分公司总经理李东升、郑州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邮展评审员周峰等领导以及30名爱好集邮、喜爱天文知识的孩子们共同见证了《天文现象》特种邮票的首发。
据了解,6月21日不仅是农历夏至,还是父亲节,同时,在这一天,21世纪以来食分最大的一次“日环食”奇观出现在了中国境内。选择在这一天进行《天文现象》特种邮票首发,无疑为这套邮票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任晓林刘磊摄
仪式上,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任晓林率先致辞。他表示,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始终关心和致力于少年儿童的天文科普教育,通过天文球幕电影、科普公益讲座、天文科普主题活动、天文观测和星空读书会等方式,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天文科普人才的储备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任晓林认为,《天文现象》特种邮票的首发,以邮票为介质,展现了浩瀚无垠宇宙星空的神奇,将集邮与科普和学习相融合,即培养兴趣又能激发少年儿童的探索和好奇心理,推进了天文科普教育事业的开展。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副总经理程亮刘磊摄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副总经理程亮也在首发仪式上发表了讲话,他讲到,邮票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为了培养青少年兴趣爱好,中国邮政相继发行了一系列以科普类、儿童题材类为主题的特种邮票,寓教于邮,将集邮与学习有机结合,对培养青少年集邮兴趣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青少年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程亮说,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是河南省省级校外教育机构,郑州邮政作为中央企业,也一直致力于邮政便民、惠民服务,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始终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此次双方共同合作进行《天文现象》特种邮票的首发,进一步培养了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探索的精神,有力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天文现象》特种邮票揭幕仪式刘磊摄
首发仪式上,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副总经理宗华宣读了《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发行公告,并和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任晓林、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天文馆馆长李德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副总经理程亮共同为《天文现象》特种邮票揭幕。
随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总经理何纪粉、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金水区分公司总经理李东升向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天文馆捐赠了《天文现象》特种邮票镜框及邮票套。
《天文现象》特种邮票捐赠仪式刘磊摄
为了让参加首发仪式的小朋友们学习到更多的天文和集邮知识,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天文馆馆长李德范和郑州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邮展评审员周峰现场为小朋友们讲解了本次《天文现象》邮票所包含的五种天文现象以及邮票的特殊制作工艺。
本次发行的《天文现象》邮票共有一套五枚,分别为日环食、月全食、流星雨、大彗星、水星凌日,该套邮票为中国邮政重点打造题材,由河南省邮电印刷厂承印。
根据两位天文和集邮领域专家的介绍,记者为大家整理了五种天文现象的相关知识以及对应的五枚特种邮票的特殊印刷工艺:
日环食
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该天象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邮票画面展现了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正中间,日环食形成的瞬间,邮票下方的地景选择了平缓的喀斯特山貌与黑颈鹤的剪影。
为了展现“金轮当空”的奇观,不仅图像处理人员对图稿进行了二次创作,而且工艺师首次巧妙运用高亮点工艺材料,将日环食边缘明亮、生辉的效果一览无余。在紫外灯照射下,能清晰的看到票面黑色剪影喀斯特山貌和黑颈鹤的线条荧光效果,整个票面给人一种静谧、安详的感觉。
月全食
月全食是因为地球运行到月球与太阳之间,使月球完全进入地球阴影之中,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的过程。月全食时,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成为“红月亮”。邮票地景选择了亚热带的海洋的椰林与海豚剪影。
为了让工艺使邮票更出彩,工艺师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展现皎洁的月光,经过多次工艺试验,采用丝网工艺。该枚邮票首次使用调配的特色夜光墨,来表现满月到月全食过程中不同亮度的月光效果。同时,巧妙运用调频、调幅混合加网技术和加网角度变化,呈现“海上生明月”的高超技艺。
流星雨
流星雨邮票艺术化的展现出流星雨降落地球的瞬间,以辐射点的角度展示众多流星,降落地球的场景。地景选择亚热带雨林与亚洲象的剪影。
刚看到流星雨的图稿时,给人一种绚丽璀璨的神秘感。如何运用工艺效果将流星雨短暂而美丽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是工艺师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查阅流星雨天文现象的特点,并结合图稿不同辐射点视角的流星雨,他们决定使用独立研发的立体幻彩材料来突显时而一泻千里、时而一闪即逝流星雨的效果。同时,考虑到票面整体效果,每一个流星体自身的光泽,印刷套准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图像处理、制版发排版、印刷套准等各环节标准化、系统化、流程化规范操作。经过多次调试印版,调整机器参数,最终,呈现在眼前的是光芒四射的流星雨,形象而生动,充满着生机和色彩。
大彗星
大彗星邮票展现了科学观测大彗星运行的一个状态,画面展现出彗星的彗核、彗发与彗尾。邮票地景选择了寒温带的针叶林与麋鹿的剪影。
拿到大彗星图稿,工艺师们探讨在深蓝的背景下用什么工艺衬托彗核、彗发和彗尾明亮不同的层次感,如何在邮票纸上展现大彗星璀璨夺目的天景。基于大彗星图稿的特点,工艺师在胶印的基础上,运用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立体透视的暖素面材料使大彗星的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细节突出,将彗核、彗发和彗尾融为一体,犹如夜晚的星空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绚烂夺目,非常壮观。
水星凌日
由于水星和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一个7度的倾角。在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邮票展现的是日珥镜中观察的水星凌日的景观,地景选择了戈壁滩上的梭梭树与驼队的剪影。
初看水星凌日这枚邮票,工艺师被图稿水星凌日的视觉冲击效果吸引,为了将图稿凹凸不平的表面与邮票工艺形成反差,邮票深蓝色背景独创性采用立体景深透明材料,烘托票面立体层次视觉效果。
活动现场,两位专家在讲解天文和邮票知识时与现场的小朋友们亲切互动,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的学习热情,不少积极参与互动的小朋友们都获得了《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套票及精美礼品。
小朋友们现场参与答题互动刘磊摄
首发仪式结束后,小朋友们还在家长的陪伴以及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参观了天文馆,并通过天文球幕电影学习了星座等天文知识。
本次《天文现象》特种邮票的发行,不仅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以天文题材印刷的邮票,更是在特殊的日子里,以这样特殊的方式为邮票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据了解,为了更加生动地展现《天文现象》邮票的内容,中国邮政在纸质邮票的基础上,将通过支付宝AR、“中国集邮邮票百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