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其实有一些早就“死”了
夜晚仰望天空,就能看到满天繁星,地球上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个,这些星星都被科学家命名,也就是说你在夜晚看到的满天繁星其实每一颗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而在天上的星星中,有一些星星我们很熟悉,比如说著名的“北斗七星”,七颗星星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勺子形状的天象,在北半球的夜空中很常见也很出名,那么这七颗行星都是恒星吗?比起太阳来说如何,距离地球有多远呢?
北斗七星都是恒星,这是因为夜空中的星星都是恒星,只有恒星才会发光,行星都是反射恒星的光,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用肉眼看到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这五颗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无法用肉眼看到,所以发现时间也相对更晚一些。除了太阳系内的可见天体之外,夜空中的星星无一例外都是恒星,只有恒星会发光,并且这个恒星还要足够大才行,如果恒星和太阳差不多大,可能就无法被人类观察到,所以北斗七星应该都要比太阳更大更亮才对。
天枢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4.25倍,天枢的含义是“天空中最重要的地方”,因为北极星象征着权利,而天枢是距离北极星最近的一颗,所以在我们的认知中天枢的位置很重要,贪狼星象征着强而有力的统治和管理。
天枢星是一颗橙色的“巨星”,一般情况下,这些巨星都是脱离主序星阶段的恒星,只有在主序阶段结束后,恒星才会开始膨胀,从位置上来看,天枢星是距离我们最远,距离北极星最近的恒星。
天枢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4.25倍,天枢的含义是“天空中最重要的地方”,因为北极星象征着权力,而天枢是距离北极星最近的一颗,所以在我们的认知中天枢的位置很重要,贪狼星象征着强而有力的统治和管理。
通过天枢星的质量来判断,它的体积很大,但是密度要比太阳更低,这是因为恒星达到巨星阶段时,都会膨胀扩大体积,并丢失自己的质量和密度。天枢星的亮度高达太阳的倍,表面温度要比太阳更低一些。
天璇星,大熊座β星,古代称呼为“巨门星”,距离我们80光年,是一颗比太阳更大的“亚巨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2.7倍,天璇的含义是“天上的关键”,在古代象征着“口才”。
天璇星内核的氢元素已经燃烧殆尽,它正在燃烧着外壳的氢元素,可是它还是要比太阳大不少,半径是太阳的2.84倍,亮度是太阳的63倍。根据我们的观察显示,天璇星附近存在一个星际尘埃组成的碎片圆盘,质量约为地球的0.27%
天玑星,大熊座γ星A,古代称呼为“禄存星”,在北斗七星中亮度排行第六,距离我们83.2光年,天玑星也要比太阳更大更亮,同时它和太阳一样,都处于“主序星”阶段。
天玑星的质量是太阳的2.94倍,在古代认为天玑星代表了富贵,它的半径是太阳的3倍左右,目前天玑星正在快速的自转,自转速度达到了惊人的km/s,科学家认为它的年龄大约有30亿年了,要比地球更年轻一些。同时天玑星还有一颗伴星,它们一起组成了双星系统,这颗伴星要比太阳更小,距离天玑星大约8.55光年左右。
天权星,大熊座δ星,古代称呼为“文曲星”,是北斗七星中最黯淡的一颗,距离太阳80.5光年,同样是一颗比太阳更大更亮的主序星。天权的含义是“天上的平衡”,象征着文运。
它的质量是太阳的1.63倍,半径是太阳的1.4倍,亮度只有太阳的14倍左右,所以它在北斗七星中是最暗的一颗,其实天权星的温度并不低,只是因为距离我们比较远相对亮度才要更黯淡一些,根据红外波段的辐射强度,天权星附近可能有其他物质存在。事实也正是如此,天权星附近有两个黯淡的伴星,同时天权星附近还有一个碎片盘。
玉衡星,大熊座ε,古代称呼为“廉贞星”,是北斗七星中第一亮星,也是整个天空中低31亮的星,在夜空中都排得上号!因为它比较亮,在古代也被视为是一颗“导航星”,被用来给海上航行的船只指引方向。
玉衡星的质量是太阳的2.91倍,半径是太阳的4.14倍,是一颗巨大的脉动变星,它内部的磁场很强大,会不断地把恒星内部的元素分离,这些元素会高速旋转产生十分奇特的光谱,玉衡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倍以上。
开阳星,大熊座ζ,古代称呼为“武曲星”,距离地球78.2光年,在北斗七星中开阳星可能是最特殊的一个,因为开阳星和其他的三颗恒星共同组成了一个“四合星”系统,甚至科学家还怀疑开阳星可能是一个“六合星”系统,
瑶光星,距离我们光年,亮度是太阳的倍,质量是太阳的6倍左右,它的年龄只有0万年左右,因为它的质量很高未来可能会演化为高质量天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49.html